台灣的亂象﹐基本上是把一個非常單純的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給複雜化了。
作者:信懷南
很多年前我受邀在北加州臺大校友會「杜鵑花之夜」主講時曾經半開玩笑地說﹕「政治﹐宗教﹐愛情﹐排名不分前後﹐是世界上最名過其實 (overrated) 的三件事。政治和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老是把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答案複雜化﹐而後者卻正好相反﹐老是把一個複雜的問題答案簡單化。」想想我的話﹐這真是開玩笑的話嗎﹖
台灣的亂象﹐基本上是把一個非常單純的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給複雜化了。結果形成「廟小妖風大﹐池淺蛤蟆多」的局面﹕妖風無他﹐乃臺獨之風﹐所謂蛤蟆者則是那些整天亂叫鼓吹臺獨的人。事實上我相信在台灣主張臺獨的那掛人並不是太多﹐他們的聲音特大﹐叫起來鼓起肚子好像很神勇﹐但在我看起來﹐蛤蟆就是蛤蟆﹐叫斷了魂也成不了氣候。悲哀的是淺池裡除了蛤蟆外﹐更多的是另外一種生物﹐這種生物有三個特點﹕第一﹐沒有聲音﹐逆來順受﹔第二﹐反應遲鈍﹐行動緩慢﹔第三﹐一遇到危險就把頭給縮了回去。這是為什麼這種生物數量雖然是多數但話語權卻被少數的蛤蟆掌控﹐變成了蛤蟆「獨」大(pun intended) 的怪現象。
我早就說過﹕臺獨不是「想不想」﹐「該不該」的問題而是「能不能」的問題。想不想﹖我猜台灣 90%的人都想﹐不但想並且想最好是像瑞士那樣的國家。但這種想是幻想﹐就像我們天天想中「樂透」﹐想中了「樂透」後怎麼過逍遙快活日子﹐但除非我們是神經病﹐我們會傾家蕩產﹐變賣一切去買「樂透」彩券嗎﹖至於該不該﹖你告訴我100個應該臺獨的理由﹐我就可以告訴你 101個不該臺獨的理由﹐反之亦然。最後大家辯論到口吐白沫﹐不支倒地也不會有結果。這就是台灣從「李獻帝」把江山拱手「獻」給了「陳衰公」後﹐歷經「馬恭帝」到當今「小英大愚皇后」﹐幾十年統獨之爭都是彼此口吐白沫。口吐白沫在英文裡有個代用詞是粗話﹐掌門人年高德不劭可以說﹕此乃 piss contests 也﹗結論是﹕主張臺獨的人﹐請告訴我你們怎麼才能去實現臺獨的願望﹐說不出來就是買空賣空在欺騙我。
從歷史上看﹐台灣不是沒有獨立的機會。第一個機會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如果天安門上毛澤東宣佈國號就叫中華民國﹐那台灣非改名不可。第二個機會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進入聯合國﹐當時美國是支持中華民國改名台灣留在聯合國的﹐葉公超也認為主意不錯﹐但老蔣雖然是一介武夫﹐但基於一個中國和漢賊不兩立的「民族大義」﹐沒這麼做。從此之後﹐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台灣能獨立的可能性漸漸變成零了。主張臺獨的人常常用美國從英國獨立出來做例子強調同文同宗也可以成為不同的國家。沒錯﹐但關鍵還是看「能不能」。
你知道美國獨立死了多少人嗎﹖20個能上戰場的白人就有一個死於獨立戰爭。英國遠在大西洋的那邊﹐投入的部隊人數遠比美國少﹐這是美國能獨立的原因。台灣要獨立對抗中國﹐有這個條件嗎﹖最近由於朝鮮那個 Rocket Man突然好像脫胎換骨似的文明起來了﹐兩韓和平相處甚至統一的行情大漲。於是有人說﹕「 韓國能為什麼我們不能﹖」問這話的人忘了韓國有南北韓之分是二次大戰後﹐東西冷戰的結果。韓國是被外國勢力介入分割的﹐這和國共內戰造成台灣和大陸兩個政治實體分治不同。南北兩韓面積﹐人口差不多﹐你有經濟﹐我有核彈﹐大家勢均力敵﹐和中國台灣實力懸殊不能相提並論。最重要的是南北兩韓都自認是韓國人﹐而有些池小水淺裡的蛤蟆卻認為自己不是中國的「種」。這才是台灣亂象的源頭。
「馬恭帝」雖欠才能﹐但知道紅線在哪裡﹐靠「92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克敵不足但防身有餘。奈何「小英大愚皇后」登基後﹐迷信欲練(臺獨)神(經)功﹐必先引刀自宮。捨「9 2共識﹐一中各表」的金鐘罩不用﹐這下惹毛了「習英宗」。現在一中各表沒了﹐一招「92 共識﹐一中原則」的硬功夫泰山壓頂。「習英宗」同時開始「抽水」﹐池子裡水本來就不多﹐如果被抽乾了﹐大家都笑不出來﹐但偏有些不見棺材不流淚的老小蛤蟆說這樣更好﹐池塘水沒了牠們就變成了陸棲動物。
唉﹐天下居然有如此低能的生物。”
arrow
arrow

    Gi-Chi!吉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