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蹺課成常態?

曾幾何時---

不丹不快樂,幸福指數變恥辱指數

大學生翹課,大學文憑變沾醬聞瓶

苦身又勞命,整容美體誘紙片身材

悠哉早午餐,教授開課惹學生翹課

嗚呼哀哉!

mag_476935翹課mag_476935翹課2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大學生蹺課成常態?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今天出席一場教改論壇說,根據經驗開學一個月後觀察台大課堂,排在上午三學分的課,全班平均會有一半學生只上兩小時。如果比對兩岸大學實況,大陸早上8點鐘的課堂,學生已紛紛準備進教室上課、台灣則是空蕩蕩的校園,就會知道兩岸競爭力的落差,「比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教改論壇成立十周年,今舉辦第二場論壇,針對國內少子化、大學過多、招生不足等問題,邀請專家學者分析背後形成因素與因應措施。

薛承泰表示,早年交通環境沒現在發達,學生通車上學常常不知何時可以擠上車、不知何時可以擠下車,現在台北市很少塞車,開學一個月後,早上三學分的課,學生卻只會來修兩學分。

他進一步說,假如早上8點到大陸走一趟,就算不是北大、清大等名校,二本線大學校園裡頭,都能明顯感受到大陸學生一股向上求學的態度,反觀台灣早上8點的校園,通常只會空蕩蕩。

薛承泰說,民國80年代教育改革喊出廣設高中大學的口號,當時高教在學率僅30%,確實還有提升空間,但民國90年開始,學齡人口大幅下降,即使不再擴充高中大學,高等教育也會在民國110年達到完全的升學率。學校數量卻持續擴張,參與決策者只有「白目」二字可以形容。

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則引用俚語「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直指台灣教育問題已經到了看見棺材的時刻。他認為,當前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是教改政策底下造成的形式主義,無論是誰都想去念大學、大學教授都在拚SSCI,整個教育界充滿著華而不實、重量不重質的浮濫之氣。

他指出,西方科技先進國家評估學術論文影響力大小,主要是看論文被引用次數多寡。這套制度移植到台灣後卻完全變質,讓學術界開始流行輕薄短小的論文,教授們「拉幫結派」組成研究團隊爭取經費,一旦有論文登上國際期刊,就趕緊開記者會吹噓,形成「印論文換獎金」歪風,學術影響反成次要考量。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前政務委員、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薛承泰昨天表示,面臨少子化衝擊,培養學生競爭力是教育關鍵,但他觀察發現,同樣是早上八點的校園,走在大陸校園裡,學生早在念書;反觀台大學生,校園還是空蕩蕩,甚至上午三小時的課,有一半學生「只上二小時,蹺課一小時」成常態。他直言,兩岸競爭力的落差,「比一千顆飛彈瞄準台灣更驚悚」。

薛承泰昨天出席教改論壇時指出,早年交通不便,只要「塞車」,學生根本擠不上車,也下不了車,上課可能因此遲到;但現在交通便利,早上的課,學生卻不來上。台大開學一個月後,平均有一半的學生「把三學分當兩學分修」,早上九時到十二時的課,只來兩個小時。

他說,走在大陸清晨的大學校園,八時才上課,學生七時已在校園念書;反觀台灣校園這時還是空蕩蕩。他認為,大陸學生面對競爭,更有「向上」求學的態度。

台大主秘林達德說,早上八時的課,學生姍姍來遲確實很普遍,這是這個世代年輕人的通病:晚上掛網,早上起不來。而大陸學生是經激烈競爭才有學校念,不像台灣念大學很容易,他們因此較珍惜學習機會,也相對勤快。若老師教學技巧更好,台大學生遲到的情形應會改善。

一名台大張姓學生說,來台的陸生確實比較認真,台灣學生會「看情況」,熱門通識課或必修課,都會盡量到;但冷門、又沒興趣的課,就會蹺課或遲到。

台大歷史系魏姓學生則說,兩岸對「認真」的定義不同,不一定早起念書就有競爭力;像她也養成每天七時就起床閱讀的習慣,包含看教科書、報章雜誌及新聞都是「念書」,「台灣學生贏在有多元的創意。」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學生蹺課成常態?
    全站熱搜

    Gi-Chi!吉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